“钮哥,快看,那一串串的是什么?”同事激动地指向窗外。我顺着他的指引望去,只见几株植物在冬日的寒风中挺立,那是沙棘。我的思绪瞬间飘回在山西修大西铁路的日子,那时,山上的沙棘也是随处可见。
“能吃吗?”同事好奇地问道。“能。”我简短地回答。于是,我们决定停车,摘些沙棘果尝尝鲜,也顺便舒展一下久坐的身体。
此时的大青山浅冬微寒,叶落待雪,山间早已褪去了往日的翠绿与斑斓,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苍凉与寂静。裸露的岩石与土壤呈现出冷硬的土黄色,诉说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休憩。不过,在这幅灰暗幽邃的画卷中,颗颗饱满圆润的沙棘果实,宛如点点繁星镶嵌其中。不仅为这沉寂的山体平添了几分趣味与色彩,更是冬日里的一抹亮色,让人在寒冷的季节里也能感受到生命的温暖与美好。
然而,这份美好却正在面临着生态环境的影响,但沙棘,这坚韧不拔的植物,却能从这干旱贫瘠的土地夹缝中顽强地生长出来,并结出累累硕果,展现了它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。看着这些顽强的沙棘,我仿佛看到了此刻的项目团队。当初也是同样怀着一颗坚决的心,以坚定的信念,毅然投身到这场生态修复的战役之中。
如今,我们犹如内蒙古广袤大地上深深扎根的沙棘,于贫瘠中坚守着愚公移山般的坚韧与决心,竭力汲取每一丝“养分”。在这片辽阔的荒漠与苍凉山峦间,不仅只限于眼前的这几株,远处乃至更远的地方,都散落着它们的踪迹。正如我们这群当代“愚公”,以群体之力,无惧艰难险阻,披荆斩棘,共同抵御风沙的侵蚀,共同分享雨水的滋润,誓要将荒山秃岭重新赋予生机与活力,让枝叶繁茂,结出璀璨金黄之果,将这一片片荒芜之地逐渐变为绿色的海洋。
在大青山的怀抱中,沙棘不仅见证了四季的更迭,更是生态修复者们辛勤劳动的见证者。此刻沙棘在恶劣环境中绽放出的生命之光,也正是我们生态修复征途上的灯塔。我们将在场声势浩大的征途中,践行新时代“铁道兵”美好生活建造者的诺言,以点滴之力汇聚大河山川,织就一幅生机勃勃、绿意盎然的壮丽史诗。这份坚韧不拔的精神,这份执着的力量,将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,共同去守护这片蓝天绿地。